10-18-2000

解構漢字的迷思

-- 從語言學的觀點談漢字的原始本質

 

蔣為文

(作者為美國德州大學LINGUA語言學 學會 會長)


 

一提到漢字,許多人總是會認為漢字是「表意文字」,而其他使用ABC羅馬字母的是「表音文字」。然後近一步闡述「表意文字」有其「意像」的功能,所以它適合「漢語」來使用。如此種種的似是而非的講法,實在令人啼笑皆非。許多實驗研究,包括教育部長曾志朗(Tzeng 1992)在內,都已指出:把漢字視為表意文字、認為閱讀漢字的過程不牽涉到語音的反射聯想,是錯誤的觀念。也就是說,漢字和所謂的拼音字的閱讀過程其實同樣牽涉到語音的反射聯想。本文將應用語言文字學家Gilb針對世界的文字發展所提出的新觀點,來分析漢字的結構,以供大眾參考。

Gilb (1952)提出,世界上的文字應該就其“表示語音的單位的大小”來分類。什麼是“表示語音的單位的大小”呢?在語言學上,語言學家將人類的「話語」劃分為「音素phoneme」、「音節syllable」、「詞素morpheme」、「語詞word」、「詞組phrase」、「子句clause」、「句子sentence」等等,由小到大的、不同大小的、「語音單位」。比如,「我是 講台灣話 台灣人」這句話裡面,“台灣人”是一個“語詞”。“台灣人”是由三個音節(在此也可說是詞素)“台”、“灣”、“人”構成。其中,“人”是由三個音素 /r//e//n/ 所形成。如此,按照語言學上的「語音單位」 來分析世界上的文字 才能有系統的了解文字的演變趨勢。

Gilb提出,從“「語音單位」的大小” 的觀點來看,世界上的文字的演變是由大到小的。會有這樣的演變,其實是牽涉到人類對「話語」的觀察的能力。也就是說,當人們對「話語」的「語音單位」有更近一步的了解後,人們就進一步發展出描寫更小的「語音單位」的文字系統。描寫 較小的「語音單位」的文字系統,通常比較有效率、有利於人們的學習,因為它可透過有限的、少數的「字母」的排列組合,來描寫無限的、新「語詞」的創造。

古早古早以前,在人們還沒有摸清楚「話語」的結構之前,他們僅能在洞穴上畫些圖案來表達他們要講的「話語」的意思。這個時期的「準文字」所描寫的是一整個故事的情節。比如,他們在壁上畫一個人,那個人手中拿著一個石頭。人的旁邊有一隻張開大嘴巴的獅子。畫這個圖案的人可能要表示他於某一天、於某一地、不幸地 碰到一隻獅子,他只好拿著石頭跟獅子拼老命;也有可能他畫這個圖案是要表示它的勇敢:他於某一天主動找獅子挑戰,結果他贏了回來。究竟他要表示的意思是什麼,除了當事者知道之外,其他的人無法正確理解他的意涵。當其他的族人看到這幅畫時,他們就得在那邊“說文解字”、推敲作者的涵義。

當人們對「話語」的「語音單位」有突破性的觀察,了解「語詞」單位的存在後,他們開始將描寫該「語詞」的「圖案」(文字外形)定形下來。也就是說,每當要表示該一「語詞」的時候,人們就用同樣的「圖案」來表示。透過這樣「定形」的過程,人類的文字終於產生了。譬如,畫一個圓圈,中間點一點(),來表示“太陽”這個「語詞」。「定形」是文字產生的一個重要過程,因為透過「定形」才不會如台語所說的「目周花花,匏仔(pu-a)當作菜瓜」。當人們進一步了解「詞素」的存在後,就進一步簡化原有的描寫「語詞」的「文字」,把具有相同的、或類似的「詞素」用同樣的「文字」來表示。譬如「老虎」、「老鷹」的「老」就用同一個字形來代表。漢字的發展大致就是停留在這個「語詞-詞素」的階段。漢字本來是要進一步往「音節」文字的方向發展,可惜因種種的社會保守力量的阻礙卻沒發展成功。「音節」文字的典型代表是日本的「假名」。古代的日本人對「語音」的觀察比中國人要入微。日本人發覺同樣的「音節」用同樣的「文字」來表示即可,於是他們針對日語發展出五十個「音節字母」。透過有限的五十個「音節字母」就可以來描寫及創造無限的日語詞彙。韓國人的「語音觀察」則比日本人還要深入,他們進一步發展出「音素」字母.,透過更少的二十八個字母,就可以描寫所有的韓語詞彙。韓國人發展出來的文字系統,屬於二維的「音素」文字。當今許多文字系統,譬如越南文、西班牙文、德文、法文、和英文,則基本上都是屬於一維的「音素」文字,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書寫系統。

有人質疑說日本、韓國可以使用「音節文字」及「音素文字」是因為他們沒有像漢語這樣「孤立語」的特質。然後他們聲稱「漢字」是針對漢語「孤立語」的特性來發明的,所以應當繼續使用漢字。這種說法就好像對被人「綁腳」一輩子的老阿媽說:「三寸金蓮」是特別為你的細小的腳丫子來設計的,所以你要繼續穿它。同樣的道理,「漢字」是「漢語」的「三寸金蓮」,「漢語」的「同音異義」的複雜性 是因為受到「漢字」的「纏腳」所引起的!同樣具「孤立語」特質的「越南話」都可以從漢字的使用 成功的轉換成「音素」字母的書寫系統,漢語又何嘗不行呢?

 

參考文獻:

Gelb, I. J. 1952. A Study of Writing. London: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.

Tzeng, Ovid. et al. 1992. Auto activation of linguistic information i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. Advances in Psychology. Vol.94, p.119-130.